分析人士猜測,這是否暗示拜登政府對中國、朝鮮政策可能出現轉變?二月初,拜登在五角大樓宣佈要重新審核在亞太地區遏制中國的軍事政策,表示這將有利於「制定處理中國相關問題的正確路徑」。
媒體分析注意到,聚焦亞洲似乎是拜登政府同川普政府少有的幾個政策共同點。
以上結論是美國智庫「美洲對話」與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經過觀察得出,他們的專案專門追蹤研究「人民幣外交」在美國後院所扮演的角色。
舉措包括任命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白宮協調亞洲政策的職務。
他和拜登政府的新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是奧巴馬政府時期希拉里領導下的國務院的老同事。
「中國正在遵循一項崛起計劃,在引領全球經濟後,也想取得軍事主導地位,至少在地區內是如此。若非這個崛起目標等同於制度性衝突的勝利,讓一個國家以專制及技術手段剝奪公民自由並鞏固該黨的權力主張,也不至於受到撻伐。」。
早在二〇一二年,中國曾形容坎貝爾是當時美國「轉向亞洲」戰略重心轉移的主要設計者。
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疫情,美國的影響力持續下降,而中國則向當地國家捐贈價值超過二點一五億美元的醫療物資,作為對比,美國國際發展署同美國國務院一道總共提供了一點五三億美元的救災物資。
文章最後總結:「美國、德國和西方國家對於這個新世界還未做好準備。過去四年裡的緘默導致他們缺乏計劃。美國及作為歐洲主力的德國短期內無法彌補這樣的短板。但時不我待。川普只是新世界秩序的序幕。重頭戲現在才剛開演。」。
Published Feb 23, 2021